《灭禅道》主界面设计
不记得这张草图是去年还是前年的时候随手画的了,然后就一直搁在角落,我竟然可以懒到如此地步,o(╯□╰)o
不记得这张草图是去年还是前年的时候随手画的了,然后就一直搁在角落,我竟然可以懒到如此地步,o(╯□╰)o
今年的中秋国庆长假我们没有远行,除去在家休息的两天时间,其余六天都带着乐乐在深圳到处逛悠。去的都是很普通的地方,所以跟著名景点相比人就少很多,这样玩也不至于整天看人山人海了。
中秋那天去了宜家,在公交车上乐乐想起宜家的美食就笑了:
继续阅读
博客快长草了,发几张用手机拍的照片上来,省得成了月经党,囧zZ
这张照片拍的是暑假前种的花,可惜7月回了一趟老家,返回深圳时全枯萎了:
继续阅读
当界面中的许多元素同时使用各种“突出、醒目”的表现手法,它们将变得毫无对比性,即使单独看起来设计得再突出、再显眼,当用户习惯后也会越来越不注意。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朵小红花在一片绿草地上看起来是那么显眼,但是在五颜六色的花圃当中,我们就很难注意到它了。
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并不是靠满屏的“大”、“红色”、“闪烁”就能解决的,一旦缺少了对比性,这些滥用的手法反而让界面看起来粗陋至极。假如我们娴熟的运用不同的对齐方式、留白多少、文字或元素的基础样式,即使没有了所谓的“突出、醒目”,也能让界面看起来眼前一亮。
设计不是阅读,让我们尽可能减少界面上的文字吧。
如果我们开发一个产品,需要在界面上放置更多冗余的文字才能让用户懂、才能用起来得心应手的话,那么说明我们做得还不够,产品本身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界面上的文字对产品应该起到支持的作用,而不是干扰,如果因为界面上太多的文字让用户望而生畏产生疏远感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专注可以说是减法的衍生。
即使产品可以做到功能无上限,但我们必须要想得多,做得少!专注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功能,可以将节省下来的开发成本用在特定功能开发上。为产品增加许多用户甚少去使用的冗余功能既浪费开发者的时间也浪费用户的时间,对于开发者来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要记住:少即是多、够用就好!
从前期的产品策划到后期上线后的运营,我们不光要了解用户群体的性别、年龄、爱好等特征,对用户使用产品的情境我们也要深入的了解。本地应用、网络应用与移动应用的使用情境有很大的差别,同一个产品在不同情境下使用,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也变得差异化。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只手紧握公交车上的扶手另一只手使用手机的用户,与一个悠闲的坐在办公室里使用超大显示器的用户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景,那么我们对此有足够多的了解吗?
参考文献:
【美】Robin Williams:《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美】Jeff Johnson:《认知与设计:理解UI设计准则》
【美】Josh Clark:《触动人心——设计优秀的iPhone应用》
糟糕的组团游再一次破坏了我对期待已久的阳朔之行的美好憧憬,最近几次的公司旅游计划让我得出一个结论:想要去一个地方,千万不要参团!如果同行的人多,完全可以花多点时间自己计划自己组织,让行程更自由散懒一点,让心情更舒畅一点。还好总的来说这次出游比前年去鼓浪屿好一些,虽然天公不作美时不时来一阵大雨,但是在濛濛烟雨中看山看水更添一分别样情趣。
整个行程异常简单,最喜欢的地方是漓江和遇龙河——看来我对山水比较情有独钟。
第一天上午十点左右出发,在车上玩了几小时的三国杀,晚上吃完饭下榻酒店时差不多九点多,洗洗刷刷就休息了。
第二天吃完早餐去漓江,接着去图腾古道,午餐后去聚龙潭,然后是大榕树景区,下午两点半就收工回酒店了。没有白天睡觉的习惯,所以很蛋疼的度过了几个小时,傍晚和同事们一起去西街附近吃饭,然后逛了两小时西街——说老实话这个项目我觉得最无趣了,不过回深圳后LD一句话让我觉得即使脚痛一点也值了:“我知道你最不喜欢逛街了,但还是陪我逛了那么久,谢谢亲爱的!”
最后一天天气很不好,我们的行程是骑单车经过十里画廊到遇龙河,然后坐竹筏。可是刚出发没多久就下起雨来,到中途越下越大,不得不停下来躲雨。因为躲雨耽搁了不少时间,又不能太晚回深圳,所以缩短了最后一个游玩项目的时间。
用手机和GF1随便拍了一些照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