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UED2012用户体验年会

HiUED2012用户体验年会
HiUED2012用户体验年会于12月8日(周六)在深圳的会展中心举行,上月底我在网上报了名并在本月3号收到邀请函,于是周六那天起了个大早前往会展中心参加此次年会。

邀请函中用红字标明了09:20之前准时入场,不过遗憾的是直到09:50参会嘉宾才算基本到齐,以致于上午的活动稍微推迟了一会才结束。虽然会得罪人,但我还是想在这吐槽一下迟到的童鞋,你的时间不会比别人的更宝贵,规定的时间不到场还让先到的人等候,实在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让人欣慰的是活动内容很精彩,演讲的嘉宾分享了许多干货给大家。

首先分享的是来自创新工场的用户体验总监吴卓浩先生,他的演讲主题是《打造最具创新创业精神的团队》。对于用纸和笔做早期的原型设计我是非常赞同的,最近几年我用了好几个A5软抄,除了一些涂鸦剩下的全是草图和界面原型,虽然许多时候要使用Mockups、Axure和UIDesigner之类的工具,但我还是觉得在项目最初期使用纸笔无疑是最便捷和流畅的方式。特别是卓浩分享的几种团队成员利用纸笔原型来讨论交互的方法,更加强化了纸笔原型的优势。而且,如果是移动方面的项目,还可以用POP和快现这样的应用直接将草图拍照,然后像做网页添加锚点那样处理一番,就能很生动的呈现整个交互流程了。卓浩在演讲中还提到了公司文化的建设、团队成员换位思考和协同合作等问题,听完觉得获益良多。

接下来,来自香港的李跃华先生为大家分享了他的一些案例。其中,中国银行(香港)、HUB与hubiz的中国便利店的设计过程和细节很精彩。

第三位分享的嘉宾是同样来自香港的国际知名产品设计师叶智荣先生,他的设计得奖无数,曾获多国政府包括荷兰、英国、日本、南韩、中国邀请展览及收藏于多家中外知名博物馆及书刊。他的演讲很风趣,产品也很有意思,整个分享过程气氛非常好。

本来活动是一整天,不过那天身体有点不舒服,上午的活动结束后我就回家了,所以只听了上午的三位嘉宾分享的内容,稍微有点遗憾,以后会经常参加此类活动。最后,感谢所有工作人员和演讲嘉宾。

2012国庆长假

今年的中秋国庆长假我们没有远行,除去在家休息的两天时间,其余六天都带着乐乐在深圳到处逛悠。去的都是很普通的地方,所以跟著名景点相比人就少很多,这样玩也不至于整天看人山人海了。

中秋那天去了宜家,在公交车上乐乐想起宜家的美食就笑了:
乐乐 继续阅读

随拍

博客快长草了,发几张用手机拍的照片上来,省得成了月经党,囧zZ
这张照片拍的是暑假前种的花,可惜7月回了一趟老家,返回深圳时全枯萎了:
绿叶 继续阅读

设计札记

慎用所谓的“突出、醒目”

当界面中的许多元素同时使用各种“突出、醒目”的表现手法,它们将变得毫无对比性,即使单独看起来设计得再突出、再显眼,当用户习惯后也会越来越不注意。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朵小红花在一片绿草地上看起来是那么显眼,但是在五颜六色的花圃当中,我们就很难注意到它了。

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并不是靠满屏的“大”、“红色”、“闪烁”就能解决的,一旦缺少了对比性,这些滥用的手法反而让界面看起来粗陋至极。假如我们娴熟的运用不同的对齐方式、留白多少、文字或元素的基础样式,即使没有了所谓的“突出、醒目”,也能让界面看起来眼前一亮。

减法

设计不是阅读,让我们尽可能减少界面上的文字吧。

如果我们开发一个产品,需要在界面上放置更多冗余的文字才能让用户懂、才能用起来得心应手的话,那么说明我们做得还不够,产品本身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界面上的文字对产品应该起到支持的作用,而不是干扰,如果因为界面上太多的文字让用户望而生畏产生疏远感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专注

专注可以说是减法的衍生。

即使产品可以做到功能无上限,但我们必须要想得多,做得少!专注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功能,可以将节省下来的开发成本用在特定功能开发上。为产品增加许多用户甚少去使用的冗余功能既浪费开发者的时间也浪费用户的时间,对于开发者来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要记住:少即是多、够用就好!

了解用户

从前期的产品策划到后期上线后的运营,我们不光要了解用户群体的性别、年龄、爱好等特征,对用户使用产品的情境我们也要深入的了解。本地应用、网络应用与移动应用的使用情境有很大的差别,同一个产品在不同情境下使用,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也变得差异化。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只手紧握公交车上的扶手另一只手使用手机的用户,与一个悠闲的坐在办公室里使用超大显示器的用户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景,那么我们对此有足够多的了解吗?

参考文献:
【美】Robin Williams:《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美】Jeff Johnson:《认知与设计:理解UI设计准则》
【美】Josh Clark:《触动人心——设计优秀的iPhone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