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战略》摘记

最近读完了亚伦·夏皮罗写的《用户战略:转型焦虑的终极解决方案》一书,这本书关于用户体验和设计方面的内容,与之前看过的其它设计类书籍差不多,但书中还有很多关于商业方向的内容是之前比较少了解的,故摘记如下:

对所有的公司而言,易用性以及公司能够保持高水平易用性的能力,是成功的关键。

任何公司都有两种运作方式:内部驱动型和外部触点型。前者用于公司的整体运作,后者指公司如何同外界相接触。

  • 内部驱动:用户中心型管理、同心圆组织、可抛式技术、内部驱动力
  • 外部触点:满足更高需求的产品、实用性市场营销、TCPF营销策略(信誉trust、便利度convenience、价格price和趣味性fun)、双重客户服务。

易用性一开始就是产品和服务的一个卖点。

用户对费劲儿去弄清楚某个问题越来越没有耐心了,鉴于此,公司必须注重用户的使用体验。

管理方式的层级:以用户为中心>以消费者为中心>以销售为中心>以运营为中心>以持续经营为中心

优秀的产品强调的是满足用户在某方面的需求。所以,有必要简化产品的功能,以真正服务于某些具体需求。这样既能给公司减轻负担,又能让用户轻松掌握产品的功用,可谓一举两得。

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方式需要清晰界定用户目的、公司目标和技术可行性,并且认真平衡三者的关系。当三者处于完全和谐的状态时,就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可抛式技术,是指那些能够得以简便地运用、维持、更新,且在必要时能够及时摒弃的技术,它是用户至上型公司发展的第三个关键动力。

可抛式技术具有6个主要特征:可置换性、可控的互通性、可维护性、可更新性、可延伸性、以及时速性。

5种可行的电子商务模式:购物车模式、漏斗模式、免费赠送模式、人工销售模式和以网站吸引用户的模式。

任何提升客户体验的开支都是在为市场营销做投资,只要赢得了口碑,就可以赢得更多的客户。

透明的人工客服是解决客户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如果对方对自己的问题予以真诚和有用的帮助,那么公司任何不周之处都会得到客户的谅解。

和出色的非网络客服一样,网络客服也需要照顾并且劲量满足用户的需求,为其提供须知信息,真诚解决问题。用户至上型公司会以实际行动清楚地告诉用户:公司正在全力以赴,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

不是每一个互联网产品都要做成瑞士军刀

瑞士军刀
瑞士军刀又称万用刀,很多朋友都知道它是将许多常用工具集合到一个刀身上的折叠小刀,它有着重量轻、功能多、携带方便等特点。常用的瑞士军刀有十几到三十几种功能,而被2008年版《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收录的新款特大号瑞士军刀更为夸张,它有87种工具和至少115种功能,当然它的重量将近1.4公斤,长22厘米,宽8厘米,相对常用的瑞士军刀来说实用性大打折扣,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收藏和纪念方面。

瑞士军刀之所以被人们认可和爱戴,除去其它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它有着诸多的功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然而,如果我们想把自己的每一款互联网产品都打造成一把功能众多的“瑞士军刀”的话,很显然是行不通的。

现在行业中还有很多对产品拥有话语权的人,无论是Boss还是产品经理,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够牛气,希望产品逼格甚高,但没有想着把产品的主要功能做强大,而是寄希望于功能的多寡上。他们以为功能多的产品能打败功能少的产品,以为功能越多产品的用途就越广,殊不知产品的功能越多,产品本身的代码就越繁杂,纠错和维护的成本也就越高。况且,产品功能越多,就越难发现对用户真正有价值的功能了。

也许用户需要的只是一个功能,他们只需要去实现一个目标,但是在繁杂的功能当中,他们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去找到他们想要的功能。即是你的产品是免费的,但用户浪费了比金钱更宝贵的时间,这样只会让用户满意度下降,一旦用户发现有另外一款小巧方便的产品同样能实现该目标,就会转投其下了。

哆啦A梦的口袋能拿出很多好东西来,但是我只喜欢吃铜锣烧的话,再多的好东西也比不上让我尽快饱餐一顿铜锣烧来得实际。

只用你的产品实现一个或几个目标的用户一定占多数,与其做一款面面俱到什么功能都有的产品,还不如找到合适的定位,把基础功能做精做强,提高主流用户的满意度,这样才有核心竞争力。

这里说的把基础功能做精做强并不是指我们的产品只有一个功能,它可能是几个常用功能的集合但一定不会过多,就像瑞士军刀也分多种类型,分别针对不同的使用群体。市面上有很多成功的单一功能的轻量级产品,也有很多优秀的多功能产品,所以最关键的是产品负责人心中要有一杆秤,权衡利弊,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我们的产品到底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才最合适,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多,否则只会贪多嚼不烂,得不偿失。

《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读书摘记

读完《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一书,做摘记如下:

不断向软件中增加功能,同样也是不可持续的。

增加的功能越多,就越难发现真正对用户有价值的新功能。这样盲目添加的新功能早晚会成为垃圾功能。增加复杂性意味着遗留代码越来越沉重,导致产品维护成本越来越高,而且也越来越难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与此同时,用户也会对你的产品越来越不满意。因为增加的复杂性导致他们很难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功能。况且,一想到为那么多没用的功能买单,他们就更加不高兴了。

简单并不意味着欠缺或低劣,也不意味着不注重装饰或者完全赤裸裸。而是说装饰应该紧密贴近设计本身,任何无关的要素都应该予以剔除。

传统的观点认为,功能越多,能力就越强,产品的用途也就越广。
传统的观点认为,功能多的产品会打败功能少的产品。

与新增功能相比,客户更关注基本功能的改进。

功能多对于没有机会试用的消费者有吸引力。但是,在消费者使用了产品之后,他们的偏好就会改变。一下子从重视功能,变成了更重视可用性。

你设计的产品如果承载过多的功能,更有可能降低主流用户的满意度,从而对产品的长期盈利能力造成损害。

不要以功能的多寡来认定产品的价值,应该看产品能否满足用户最高优先级的目标。

去掉那些可有可无的选项、内容和分散人们注意力的玩艺儿,可以减轻用户的负担,让用户专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掉分散注意力的视觉元素,可以让用户感觉速度更快,而且更加有安全感。可以说,细节决定成败。

在向用户提供选择时,务必要考虑周全一些,想清楚用户会不会因为这些选项而不知所措,或者这些选项会不会动摇他们的决心。

隐藏处理得好的界面会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界面中包含的线索尽管细微,却能恰到好处地提示出隐藏功能的位置和公用。

让用户感到简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搞清楚把什么工作交给计算机,把什么工作留给用户。

HiUED2012用户体验年会

HiUED2012用户体验年会
HiUED2012用户体验年会于12月8日(周六)在深圳的会展中心举行,上月底我在网上报了名并在本月3号收到邀请函,于是周六那天起了个大早前往会展中心参加此次年会。

邀请函中用红字标明了09:20之前准时入场,不过遗憾的是直到09:50参会嘉宾才算基本到齐,以致于上午的活动稍微推迟了一会才结束。虽然会得罪人,但我还是想在这吐槽一下迟到的童鞋,你的时间不会比别人的更宝贵,规定的时间不到场还让先到的人等候,实在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让人欣慰的是活动内容很精彩,演讲的嘉宾分享了许多干货给大家。

首先分享的是来自创新工场的用户体验总监吴卓浩先生,他的演讲主题是《打造最具创新创业精神的团队》。对于用纸和笔做早期的原型设计我是非常赞同的,最近几年我用了好几个A5软抄,除了一些涂鸦剩下的全是草图和界面原型,虽然许多时候要使用Mockups、Axure和UIDesigner之类的工具,但我还是觉得在项目最初期使用纸笔无疑是最便捷和流畅的方式。特别是卓浩分享的几种团队成员利用纸笔原型来讨论交互的方法,更加强化了纸笔原型的优势。而且,如果是移动方面的项目,还可以用POP和快现这样的应用直接将草图拍照,然后像做网页添加锚点那样处理一番,就能很生动的呈现整个交互流程了。卓浩在演讲中还提到了公司文化的建设、团队成员换位思考和协同合作等问题,听完觉得获益良多。

接下来,来自香港的李跃华先生为大家分享了他的一些案例。其中,中国银行(香港)、HUB与hubiz的中国便利店的设计过程和细节很精彩。

第三位分享的嘉宾是同样来自香港的国际知名产品设计师叶智荣先生,他的设计得奖无数,曾获多国政府包括荷兰、英国、日本、南韩、中国邀请展览及收藏于多家中外知名博物馆及书刊。他的演讲很风趣,产品也很有意思,整个分享过程气氛非常好。

本来活动是一整天,不过那天身体有点不舒服,上午的活动结束后我就回家了,所以只听了上午的三位嘉宾分享的内容,稍微有点遗憾,以后会经常参加此类活动。最后,感谢所有工作人员和演讲嘉宾。

设计札记

慎用所谓的“突出、醒目”

当界面中的许多元素同时使用各种“突出、醒目”的表现手法,它们将变得毫无对比性,即使单独看起来设计得再突出、再显眼,当用户习惯后也会越来越不注意。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朵小红花在一片绿草地上看起来是那么显眼,但是在五颜六色的花圃当中,我们就很难注意到它了。

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并不是靠满屏的“大”、“红色”、“闪烁”就能解决的,一旦缺少了对比性,这些滥用的手法反而让界面看起来粗陋至极。假如我们娴熟的运用不同的对齐方式、留白多少、文字或元素的基础样式,即使没有了所谓的“突出、醒目”,也能让界面看起来眼前一亮。

减法

设计不是阅读,让我们尽可能减少界面上的文字吧。

如果我们开发一个产品,需要在界面上放置更多冗余的文字才能让用户懂、才能用起来得心应手的话,那么说明我们做得还不够,产品本身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界面上的文字对产品应该起到支持的作用,而不是干扰,如果因为界面上太多的文字让用户望而生畏产生疏远感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专注

专注可以说是减法的衍生。

即使产品可以做到功能无上限,但我们必须要想得多,做得少!专注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功能,可以将节省下来的开发成本用在特定功能开发上。为产品增加许多用户甚少去使用的冗余功能既浪费开发者的时间也浪费用户的时间,对于开发者来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要记住:少即是多、够用就好!

了解用户

从前期的产品策划到后期上线后的运营,我们不光要了解用户群体的性别、年龄、爱好等特征,对用户使用产品的情境我们也要深入的了解。本地应用、网络应用与移动应用的使用情境有很大的差别,同一个产品在不同情境下使用,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也变得差异化。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只手紧握公交车上的扶手另一只手使用手机的用户,与一个悠闲的坐在办公室里使用超大显示器的用户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景,那么我们对此有足够多的了解吗?

参考文献:
【美】Robin Williams:《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美】Jeff Johnson:《认知与设计:理解UI设计准则》
【美】Josh Clark:《触动人心——设计优秀的iPhone应用》